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8-11-28浏览次数:426

网站链接地址:

 

一、简介

区域经济学属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建设依托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省级智库“安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特色专业等。自2004年建设以来,学科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目标,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开展跟踪研究,准确定位学科方向;主动开展区域经济调研,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找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和热点问题,深化学科方向凝练和学科方向研究内容的挖掘;围绕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和应用经济学硕士点授权建设开展学科凝练,找准促进其发展的契合点。经过14年的建设,本学科已形成“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资源型城市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研究”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方向

1)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淮南城市转型发展的现状、难点及思路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淮南城市转型发展路径研究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能过剩有效化解研究。

2)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

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采煤沉陷区农民安置问题研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途径及成本问题研究;采煤沉陷区居民集中安置区社会风险评估及稳定工作研究

3)资源型城市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研究

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资源型城市中小微企业战略管理意识、战略定位和选择研究;资源型城市中小微企业战略模式研究;资源型城市中小微企业家族制企业产权结构优化研究;资源型城市中小微企业企业家能力研究。

三、学术队伍

通过建设,本学科形成了一支涵盖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梯队成员的年龄承接有序、老中青结合,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层次清晰。目前,本学科学术队伍共计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11人,助教3人;博士3人,硕士16人;获得各类人才称号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术带头人3人,学术骨干3人。

四、科学研究

建设期内,承担科研项目64项,其中二类项目1项,三类项目28项,科研项目经费497.2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9篇,其中一类2篇,二类21篇,SCI12篇,EI 2篇,CPCI1公开出版学术专著2主编教材(含教学用书) 14获得专利18成果转让及采用2 

五、服务社会与人才培养

本学科在建设周期内,通过区域间合作交流、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企业调研、提供资源型城市研究参考和咨政报告、组织学科与技能竞赛等措施,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刊发《资源型城市研究参考》6期,并报送安徽省国土厅、教育厅和淮南市沉治办、商务局等政府部门;近年来,向淮南市人大、政协、沉治办等部门提供“唐山南湖生态城建设的经验与思考”、“关于构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议”、“关于改进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使用机制,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打造山南产业新城,助力淮南产业转型”等咨政报告10多项,被采纳10余项;承担、完成“淮南市财政十三五规划”、“ 潘集区财政十三五规划”、“ 谢家集区财政十三五规划”、“ 凤台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十三五规划”、 淮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淮南市新市民住房问题调研”等委托项目。

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建设期内,“支持百名优秀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基金”项目立项63项;大学生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11项。学科与技能竞赛18项赛事中80个项目60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五届“郑明杯”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专项赛获全国铜奖1项